風吹稻浪翻涌 豐收笑容醉人!平遠3000畝“金黃”如約而至
本報訊 (記者傅思林)近期,平遠縣分布在八尺、仁居、河頭等地的近3000畝雜交制種水稻開始收割(如圖,首席記者鐘小豐攝),農民朋友們駕駛著收割機在金黃的稻田里來回穿梭,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。
“制種水稻與一般水稻不同,經濟價值更高。”八尺鎮筀竹村村民韓垂清將新收的稻谷晾在禾坪上開心地說,今年是他種植制種水稻的第10個年頭。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他家種了10畝制種水稻,畝產水稻種子近400斤,每斤收購價達到了7元,短短半年種植期,能帶來2萬多元的收入,與傳統水稻種植相比,收益翻了一番。
當地農業站負責人陳玉裕告訴記者,平遠種植制種水稻已有20多年歷史。“依托北部鄉鎮受臺風影響小、降雨均勻等條件,結合‘煙葉+制種’的水旱輪作新模式,種植制種水稻成為一項富農增收的特色產業。”據介紹,平遠全縣今年約有600戶農戶種植制種水稻面積近3000畝,預計可帶來約800萬元的經濟效益。
>> 精彩圖文
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梅州網(包括梅州日報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稿件,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③如您因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[email protected]。

網站活動

梅州樓市

網友評論
用戶登錄
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